度假區試點垃圾分類“積分制” 可攢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今年5月28日,昆明市人民政府下發了《昆明市2019年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2019年底,將確保主城區不少于60%的街道開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工作,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60%以上。其實,垃圾分類工作在去年就開始宣傳和推廣了。其中,負責盤龍區和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環衛工作的云南京環海潔公司,試點推行起以分類垃圾“積分”兌換生活用品的辦法。
小區新鮮事
對回收垃圾稱重 掃碼積分換日用品
7月5日,在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筑友雙河灣小區,云南京環海潔公司的工作人員在小區門口搭起了帳篷,帳篷下面擺滿了洗潔精、食用油、大米、洗衣液等生活日用品,每件商品都標注了具體的積分數字。云南京環海潔公司城礦中心主任劉宇說,目前,公司在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實行“積分制”,這些商品都是準備兌換給對垃圾分類的住戶的。
所謂“積分制”,即工作人員會向小區居民發放一張垃圾分類積分卡、宣傳冊以及二維碼。二維碼與積分卡數據對應,居民把可回收物投放到相應垃圾桶時,需要把二維碼貼在自己的垃圾袋上,工作人員在回收時對其稱重。根據重量計算積分,掃描二維碼錄入積分。居民可持垃圾分類積分卡,到小區的網點換取相應積分的生活用品。劉宇說,不同種類的可回收物積分不一樣,積分也會隨著市場價格調整,但總體上會比市場價高一些。
在現場記者看到,前來兌換生活用品的居民不少,有的兌換了大米,有的兌換了洗潔精。“以前垃圾都是混在一起扔掉了,現在可以換東西。‘積分制’很好。”一位小區居民表示。
不過,并不是每個人都認可這一做法。在進小區宣傳垃圾分類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也經常碰壁,甚至有居民極其不配合。“我曾經拿著宣傳冊向一個大爺宣傳垃圾分類知識,沒想到對方就回了我一個‘滾’。”劉宇說,垃圾分類推廣普及,仍然任重道遠。
下一步進校園
以“小手牽大手”普及垃圾分類
劉宇介紹,昆明市的垃圾分類沒有引進專門化的垃圾分類公司,而是由當地環衛企業負責。例如盤龍區和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由京環公司負責,西山區和五華區由北控城市負責。
2018年9月,云南京環海潔公司與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行政綜合執法局簽訂了《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生活垃圾分類運營管理合同》,項目投入資金432萬元,共覆蓋11個居民小區、4處黨政機關、2個學校和2個醫院,累計建設改造27座垃圾分類桶站。
劉宇說,度假區的垃圾來源主要為: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醫療衛生系統、教育系統及住宅區所產生的生活垃圾。“日均處理垃圾100噸左右。”因為回收處理項目是非盈利性的,是以鼓勵市民參與垃圾分類為目的,不論是中間環節的企業還是末端環節的企業,運營都靠政府投入,其中人力、回收設備、車輛運輸及宣傳等,都是垃圾分類回收的成本所在。
“目前昆明市的餐廚垃圾處理企業只對飯店等開放。因為小區居民的廚余垃圾比較雜,里面還夾雜著塑料袋、包裝盒等,會對垃圾處理的機器產生影響。”劉宇說。
“垃圾分類是時代的必然產物,在開展垃圾分類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在行為上約束市民,更要抓意識養成。通過宣傳使市民從心里接受垃圾分類,自覺參與其中。”劉宇表示,下一步公司打算和學校合作,通過學生的帶領,向家長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新聞延展
垃圾混投且整改不到位
上海一超市被重罰3萬元
位于上海青浦的一家農工商超市,因混投垃圾且未及時整改到位,被青浦區城管執法局夏陽中隊處以3萬元的罰款。這是自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上海城管執法部門目前開出的金額最大的罰單。
7月2日,即《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后的第二天,青浦區城管執法局夏陽城管中隊繼續兵分幾路,對轄區內的機關單位、沿街商鋪、超市廣場等重點單位就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情況開展了地毯式全方位檢查。
在7月1日的首次檢查中,城管執法人員發現,在上海農工商青浦超市有限公司店門南側,設有一組干濕垃圾收集容器,經檢查發現在濕垃圾收集容器內混有包裝紙等干垃圾。在其靠近公園路一側的另一處垃圾箱房的有害垃圾收集容器里,同樣混入了干垃圾。
夏陽城管中隊執法人員當場對其開具了《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其立即進行整改,將混投的垃圾正確投放。但是,7月2日下午1時10分,該中隊執法人員復查時發現,該公司并未進行整改,仍然存在垃圾混投的現象。鑒于農工商青浦超市整改不到位的事實,夏陽中隊對其作出了罰款3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另據報道,根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今年7月1日起上海市內酒店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替代消耗品“六小件”。隨后,上海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對全市7000多家旅游住宿企業開展集中執法行動,最新執法結果顯示,絕大多數旅游企業都撤掉了“六小件”。
據澎湃新聞、新華社
★他山之石
垃圾分類已成
日本人的基本“生存技能”
在號稱垃圾分類標準“最嚴格”的日本,垃圾分類回收實行多年,已成為人們的基本“生存技能”。日本各地垃圾分類回收大同小異,主要有三大特點:一是定時定點,二是大件垃圾等需要預約且付費,三是罰則嚴厲。如果亂丟垃圾,可能面臨高額罰款甚至坐牢。
以東京都澀谷區為例,要區分垃圾屬于哪類,首先需要對照垃圾分類圖表。圖表除了日語版本,還有中、英、韓3個語種版本,可在區政府領取,也可在政府網站查詢。
垃圾一般不是集中堆放而是分散堆放路邊,大多數情況下日本人家門口都沒有垃圾桶,而是用藍色網將垃圾罩起來以防止烏鴉啄食等。到時間垃圾回收車就會沿街逐一回收垃圾。
如果垃圾回收人員發現垃圾分類得不合理或者投放的時間不對,可不予回收,或者貼上一張有關分類方法的提示單,提醒業主正確分類垃圾。如果誰家的垃圾分類不當而被拒收,是一件很沒有面子的事情。情節嚴重的“不法投棄”則可能被通知警方出面處理。對“不法投棄”,依法可判處5年以下刑罰,或1000萬日元以下罰款。如果是企業法人非法投棄產業廢棄物,最高可處以1億日元罰款。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扔大件垃圾要提前向當地的大件垃圾處理中心申請,且需要付費。比如,處理一個單人沙發需要交800日元(100日元約合人民幣6.4元),而處理一個雙人沙發則需要交2000日元。據新華社